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国际钟表独立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由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2年中国钟表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进行了分析。

    1、百达翡丽营销策略分析

    在钟表行业,百达翡丽的地位无可争议。于1839年建厂的百达翡丽,成立至今总产量60万只左右,年产量不足2万只,每款不超过1万只。训练一名百达翡丽制表师需10年时间。百达翡丽的保密车间,每年仅出产一只手工制造的腕表,价格在人民币3000万元左右,而制作这样一只腕表耗时8-10年。

    捆绑与代理商的利益共同体

    位居权贵的百达翡丽,可谓深居简出,在中国所有的代理零售渠道都见不到其身影,买家仅能从其设在上海和北京的两家授权零售店购买到百达翡丽的腕表。据业内人士介绍,像百达翡丽这样“奇货可居”的品牌不会选择进入代理零售渠道,而是仅对少量的零售网点进行深耕细作。如此低调,依然位居《新财富》“中国

    资本圈最受推崇的奢侈品牌榜”第二名。

    控制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节节高升

    佳士得拍卖数据显示,钟表类拍卖价格前十位基本被百达翡丽包揽,在奢侈品开始掉头向下的2008年度,更是如此,拍卖价格上更以395万美元的价格打破2007年236万美元的记录,行业趋势向下丝毫不改百达翡丽的璀璨。这一成绩令卡地亚、朗格、劳力士、宝玑都难以望其项背。

    依赖北京、上海、东三省三大市场

    统计数据表明,在各大奢侈钟表品牌对中国市场的跑马圈地中,均依赖北京、上海和东三省三大市场,但凡国际钟表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必从东北市场打响第一炮,而后扩及北京和上海市场。在我们选取的16个样本中,只有欧米茄、伯爵和卡地亚对这三个市场的依存度低于50%,分别为40%、43%和45%,远低于百达翡丽的100%、朗格的83%、爱彼和宝玑的64%、江诗丹顿的62%,初步完成全国化布局。欧米茄率先成功运用体育营销,打破地域局限,一举完成76个城市的分销渠道布局。

    2、卡地亚营销策略分析

    卡地亚家族在19世纪中叶本是闻名遐迩的法国珠宝金银首饰制造商。路易•卡地亚是当时颇受皇室权贵赏识的金饰工艺家。公司成立后的第47年,即1888年,卡地亚尝试在镶嵌钻石的黄金手镯上装上机械女装表。1904年,其专为老朋友山度士(SANTOS)制造的金表一炮打响。从此卡地亚手表一直是上流社会的宠物,历久不衰。

    渗透经营打开地域限制

    顶级钟表,各怀神功,有的问鼎精准技术,研发出三问、陀飞轮、万年历等复杂功能腕表;有的诉诸历史传承,将代代相传作为情感诉求,以二级市场价格为保证。但唯独卡地亚塑造了这样一种意识:上流社会成员都要拥有卡地亚,在其产品与上流社会之间设立一种精妙的联系。

    作为历峰旗下的头牌,卡地亚深谙历峰的渗透经营之道。在上世纪80-90年代香烟消费盛极一时之际,历峰通过充分挖掘香烟和奢侈品之间的关系,进行二者之间的渗透经营,让旗下主营珠宝的卡地亚和主营男装的登喜路同时也经营烟草,获得极大成功。同样地,卡地亚在珠宝与腕表之间的渗透经营也异常出色,凭借珠宝成为皇室供应商,向卡地亚注入“等同于上流社会”的品牌基因,再将品牌基因扩及至腕表等其他产品。

    卡地亚的腕表甚至都不是100%自有机芯,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其文化营销手法充分展示其历久弥新的传统,不断地新瓶装旧酒,透过创意迭出的设计紧跟时代步伐。几乎在每一次社会风潮中都抓住机遇,踩对步调,巧妙融合当时盛极一时的社会风尚。

    文化营销

    有着163年历史的卡地亚,从1847年至1939年,尤其是在1904-1939年的35年内,卡地亚先后征服英国、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法国、暹罗、塞尔维亚、比利时、埃及、阿尔巴尼亚国王,成为欧洲皇室的官方精品供应商,确立了其品牌的皇室血统。哪里有皇权,哪里就有卡地亚的身影。这为卡地亚日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使其成为上流社会的代名词。

    二战中,君主制度纷纷被打破,民主制度兴起,卡地亚的营销也相应发生转变,从皇室御用供应商脱胎,迎合国民运动。如1940年,戴高乐将军于伦敦发起“自由法国(Free France)”运动,而卡地亚即是其背后的资助商,甚至部分演说的撰稿地点就在其总部办公室。1942年,卡地亚更进一步创作“囚鸟”系列产品象征占领时期,并于1944年创作“释放囚鸟”系列产品,庆祝法国大解放。

    上世纪70年代前后,根据美国税法的税收优惠,投至电影摄制的资金可提前折旧,作为报税时的预扣金额。由此,大量产业资金涌进电影业。卡地亚抓住机遇,大力开展电影营销。其首次亮相,是在1950年,好莱坞传奇女演员葛萝莉亚•史璜生(Gloria Swanson)在电影《落大道》中配戴的卡地亚钻石与白水晶搭配的手链。1953年,玛丽莲•梦露在电影版的《绅士爱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中高唱“卡地亚”。1968年,墨西哥女演员 María Félix 委任卡地亚创造蛇造型的钻石项链。1969年,卡地亚取得一颗重达 69.42 卡拉的梨形钻石,并卖给了李察•波顿(Richard Burton),而其随后将钻石赠予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这颗知名的卡地亚钻石因此更名为“Taylor-Burton”。1973年,卡地亚将其重要装饰艺术风格珠宝出借给电影《大亨小传》的拍摄。 把握历史脉络,并及时针对当时的主流风尚进行营销,卡地亚无疑深谙个中奥妙。卡地亚通过频繁举办历史回顾展,唤起消费者对其过去辉煌的记忆(表9)。1975年开始,在全球巡回举办17场大型展出,而一场名为“1900年至1939年卡地亚的艺术”的展览先后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不断重现卡地亚的皇室血统。

    针对不断兴起的女性消费,卡地亚也有所行动。2005年卡地亚成为女性论坛的会员,给予女性支持。2006年,卡地亚在女性论坛中特别颁奖表扬女性企业家。同时,为迎合新的社会风潮和消费需求,卡地亚不断丰富产品线。经过上百年的品牌教育,其产品线早已从珠宝扩及至腕表、眼镜等配饰,其文化和历史内涵也自然在不同的产品领域得以延伸。这一策略完全不同于百达翡丽、劳力士、芝柏等专注于腕表的品牌,也令其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市场大获全胜。在中国市场,正是凭借渗透经营策略,卡地亚已顺利进入34个城市的69个零售终端,对东北、北京和上海市场的依赖度降低至45%,仅超过欧米茄的40%和伯爵的43%,中国资本圈对其品牌的认知度和推崇度位列第一。

    3、欧米茄营销策略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欧米茄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超过20%,遥遥领先于其他钟表品牌。仅欧米茄一个品牌,就为集团带来20%的收入,约50亿元,而利润几乎占集团总利润的半壁江山。 欧米茄的策略是,凭借在技术上取得的一系列突破,与精益求精的体育精神一拍即合,大力推行体育营销。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欧米茄手表首次成为奥林匹克官方指定计时器,并在此后22次奥运会上担任计时器。除此之外,欧米茄也选择其他赛事作为赞助项目,令其和运动计时器划上等号,扩大在运动领域的优势。非但如此,欧米茄还高调邀请奥运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包括三任泳王亚历山大•波波夫、伊恩•索普、迈克•菲尔普斯,网球美女库尔尼科娃和F1之王迈克•舒马赫等。这一策略与其他品牌如百达翡丽、芝柏等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几无代言和大规模的赞助推广活动。

    在中国市场,体育消费日益兴起,对体育精神的垂青也不局限于腕表传统的三角地带:东北、北京和上海,成功的体育营销很快就带领欧米茄完成76个城市202家零售网点的布局。

本文采编:CY216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