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5年中国女装市场竞争总体发展概况分析及市场展望(图)

    服装国际化进程的加速造成女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价格瓶颈,转变盈利增长点成为女装供应商的当务之急。调查显示,自主品牌和高性价比将是中国女装在国际赢得积极反应的关键。

    面对激烈竞争,六成受访公司表示会维持或下调产品的价格。由于近年大部分服装企业已大幅裁员并降薪至最低水平,现阶段供应商只能通过精简营运及提高生产效率以保持优势。

    目前,我国女装供应商正逐渐提升自主研发能力,通过增产高端服装、提高利润以缓解当前压力。据悉,部分公司已引入原始设计(ODM)及自有品牌(OBM)生产线并对其逐步扩充。全球金融风暴的席卷促使供应商更积极地推行创新措施。

    国际买家对中国制的高端服装反应较为积极,布料优质、款式时尚、价格合理是我国女装的优势,但即使在本土高端市场,自主品牌占有率依然较低。整体来看,我国服装业市场正朝着价值竞争阶段发展,数量竞争将逐渐退出主流竞争模式,高附加值品牌将成为盈利增长点。

    (1) 女装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

    以下分别从竞争数量、行业增长率、退出壁垒、竞争层次分析现有企业的竞争情况。分析可得,女装行业处于成熟阶段,行业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多数企业集中于低端产品,打价格战,现有企业竞争激烈。

我国女装行业现有企业的竞争分析

指标
表现
结论
竞争者数量
女装企业数量众多,以中小企业为主。2012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超过6000家,而大陆上市女装企业仅有2-3家。
竞争者数量众多
行业增长率
2011年女装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以上,2012年增长5%左右,行业增速放缓,新进入者需要从其他企业争取市场份额。
行业增长率较高,但增速呈现下降趋势,竞争强度增加
退出壁垒
女装制造设备缺乏独特性,比较容易出售;女装行业的人员遣散成本也较低。
退出壁垒较低
同质化程度
中低端女装的同质化程度较高;高端女装产品的同质化程度相对较低
低端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竞争层次
低端产品市场竞争以价格战为主;中高端产品市场竞争以品牌为主。
若要实现市场扩张,必须要走品牌化道路。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女装行业竞争层次分析

竞争层次
分析
企业类型
成本和价格的竞争
在这种竞争层次下,企业主要靠低廉的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以降低服装价格为手段参与竞争,对设计和品牌开发投入很少,产品主要靠来样加工和抄袭。整个行业表现为总量增长,利润率下降。
企业多为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为品质较差且数量较多的产品,主要消费人群为低收入人群。
质量和使用价值的竞争
企业主要靠满足消费者物质用途和美观需要,包括质量、功能和材料创新,从而提高服装价格,扩大利润空间。使用价值的竞争可以推动女装升级换代,提高女装附加值和盈利空间,同时使女装行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企业多为中端品牌。
品牌与营销网络的竞争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女装已突破其遮体御寒、美化生活的使用功能,而逐渐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甚至名牌服装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品牌与设计的竞争突破了服装行业传统的利润空间,使其成为国际上先进服装公司竞争的主要手段。
中高端品牌女装企业
 
同时,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服装,国际上品牌营销已从制造商品牌向零售商品牌过渡,流通能力成为品牌竞争的重要手段。
 
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现阶段,很多企业由于创新力不足,女装行业内出现了一些在品牌特征、商品上互相抄袭、营销模式克隆的行为,使得大多数企业趋于同质化且盈利能力不断受挫。要想在众多的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光靠模仿是不会取得永久性的成功的,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立的价值定位、目标采取适合企业自身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如今女装行业企业数量众多的状况下,商业模式的竞争也就成为企业能否取得永久性成功的关键。
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如西班牙著名的女装品牌ZARA就是靠它的快速反应模式(前导速度、物流速度、陈列反应速度)在女装行业内保持着其不可撼动的行业地位。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2)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从以下分析整体来看,我国女装企业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

我国女装行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供应产品类型
分析
议价能力强弱
供应商数量
我国女装行业上游纺织业企业数量众多,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供应充足。
女装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
国内原料、人力成本
原料、人力成本在女装企业的成本中占据绝大部分,原料质量的高低对女装产品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原料供应商就容易借此提高价格,而女装行业整体人力成本主要受国民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女装企业话语权较小。
女装企业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
进口原料
由于国内纺织业技术的限制,国内的原料质量还达不到中高档女装的要求,所以许多中高档女装品牌企业会选择进口原料,而国外供应商基于原料质量,以及成本较高等原因提高原料售价。
女装企业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3)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总体而言,在女装市场,客户对低档女装的议价能力较强,而对中、高档女装的议价能力较弱。

我国女装行业对下游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女装类型
分析
议价能力强弱
低档女装
由于产品质量不高,款式普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弱,因此消费者的砍价能力较强。
对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弱
中、高档女装
1)女装对面料要求较高,许多高质量的面料均需进口,由于成本较高,女装企业不可能过分地以价格扩大销售;2)中高档女装企业往往重视服装的设计,在设计环节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挖掘复合时尚潮流的元素;
对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强
 
3)中高端女装企业已形成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能够获得额外的品牌价值。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4)女装行业替代者威胁分析

    现阶段而言,女装作为服装的一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替代产品的威胁很小。

    (5)女装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从进入壁垒和行业吸引力两方面对潜在进入威胁进行分析,随着我国女装行业标准的提高与竞争层次的上升,我国女装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应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知名企业取得的巨大成功所带来的诱惑,也使得许多企业跃跃欲试,行业吸引力仍然较强。

我国女装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指标
表现
结论
吸引力评价
2004-2013年我国女装行业的毛利率保持在14%以上,并呈现上升趋势。定位中高端的女装品牌则利润率更高,高达45%以上。
吸引力较强
进入壁垒
女装制造环节进入壁垒并不高,但目前中国的女装行业已进入品牌竞争、产业链竞争和商业模式竞争阶段,女装企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价格的竞争或产品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为品牌的竞争和商业模式的竞争。因此在现阶段,我国女装行业的进入壁垒也大大提高。从这方面来说,女装行业潜在进入威胁降低。
进入壁垒提高
企业反击程度
现阶段,现有女装企业尤其是已经形成市场规模的女装品牌,迅速扩大营销网络,完善布局,向二三四线城市不断下沉,以占领更多市场,对新进入者的反击程度较大。
企业反击程度较大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女装行业是服装行业的重要子行业,与男装行业相比,女装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我国女装行业市场特质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我国女装品牌集中度处于快速发展逐渐增高的趋势,有较强竞争力的女装品牌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导致对竞争第二梯队的女装品牌造成成长压力。

    从国内、外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对比来看,我国品牌女装企业提升空间较大。国内女装市场前三大企业Bestseller(Only、VERO MODA之母公司)、森马、美邦注合计占服装市场份额的3.6%左右。比较国际市场,美国女装市场前三大企业时尚休闲巨头GAP、琼斯和青少年服饰零售商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合计市场占有率为7.5%;欧洲女装市场前三大企业Inditex、H&M和Cofra(快时尚C&A品牌的母公司),合计市场占有率为9.64%。因此,我国品牌女装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的女装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我国女装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入,同时许多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财力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通过收购国内著名品牌或合资、独资经营挤占国内市场。目前在我国女装行业中,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占据着绝对优势。

2014年中国女装产品区域集散地分析

资料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女装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女装品牌具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的品牌。例如杭州女装产业,带有浓重的江南文化气息;武汉女装倡导颜色鲜艳、色块深厚;深圳、广州则因毗邻港澳吸取了港澳的时尚元素和设计理念。

    这些区域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开始直接有选择地向目标城市发展。中国地域辽阔,风俗各异,南方女性和北方女性在穿着习惯、体型气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国际流行时尚的接纳速度和程度也存在差异,中国女装经过多年发展依然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目前国内女装高端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占领,能走出“国门”的女装品牌廖廖无己。

本文采编:CY20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女装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女装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女装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共二十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女装行业市场发展预测,2025-2031年中国女装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中国女装企业IPO上市策略指导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