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模预测及影响智能制造的利弊因素分析【图】

    一、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及销量分析

    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18.6万台左右;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25.6万台。

    预计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46万台,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15%,2021年保有量将达到102万台。

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3.69万台;2014年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了55%;2015年达到6.6万台。

    预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9.4万台,未来五年(2017-2021)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25%,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9.7万台。

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二、中国数控机床行业预测分析

    2014年,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260,934台,同比增长14.78%;2015年1-10月,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197,444台,同比下降7.11%。

    预计2017年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将达到258,360台,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61%,2021年产量将达到297,738台。

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2014年,我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数控锻压设备)产量为47,034台,同比增长39.18%;2015年1-10月,我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数控锻压设备)产量为20,039台,同比下降4.64%。

    预计2017年我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数控锻压设备)产量将达到34,400台,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49%,2021年产量将达到42,600台。

2017年我国数控金属成形机床(数控锻压设备)产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三、中国3D打印行业预测分析

    2014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约为47.4亿元,实现翻倍式增长。2015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达到78亿元。

    预计2017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达到173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1.36%,2021年产业规模将达到691亿元。

2017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四、影响智能制造的利弊因素分析

    (一)政策支持

    2015年5月19日,我国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重点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技术。

    (二)发展潜力大

    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面临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传统层面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制造业的转型迫在眉睫。在这样的环境下,智能制造的浪潮应运而生,成为产业重要的增长突破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表现卓著,成长为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浙江省海宁市则是其中代表,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发展大势中已具有一定的变革基础。无论从地理区位、经济基础,还是人居环境方面,都体现出卓越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阿里云用人工智能开启“新制造”

    为制造业提供人工智能ET(人工智能系统),让工厂的机器及制造出来的产品也具备ET大脑,通过公共云的普惠计算能力以及物联网技术方案,协助制造业智能升级。这是阿里云ET在“新制造”领域的新动向,也是2016年12月15日于惠州收官的2016广东省大数据开发者大会暨2016云栖大会广东分会的一项重磅发布议题。

    目前,阿里云正在搭建中国制造2025的架构雏形,为企业提供云计算的基础平台。基于云计算为社会带来的强大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25%的生产效率提升,创造额外附加值6万亿。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业4.0新技术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提升效能的关键。

    二、不利因素

    (一)非刚性的市场需求

    尽管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广泛应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主题,但智能装备领域公司的最终业绩表现呈现较大差异。智能装备产业需要企业长期的科技投入,形成产品创新能力,并为用户所接受。科技投入会消耗企业利润,短期难以收效。产品研发成功,又将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需求。这些需求通常是非刚性的,尽管智能装备替代人工是大势所趋。微观企业经营者的信心、预期通常难以摆脱宏观经济的影响,致使企业家决策顺周期而非逆周期,宏观经济影响加重,看不见的手作用有限。

    每个有活力的智能装备领域的企业都在寻找、发掘需求强劲、不受周期波动影响的刚性需求。面对需求,只有少数企业会凭借综合竞争优势,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行业翘楚。即便如此,成功的企业同样要经历大浪淘沙始见金的过程。

    (二)成本加大

    为进行从普通制造向智能制造和工业4.0战略的转型升级,各公司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因此导致基础建设和设备投资较大,研发支出、人工成本等费用增长。研发和人工成本费用的上升可能引致产品利润率的降低,对行业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共九章,包含智能装备关键部件经验借鉴及发展前景,智能专用装备行业经验借鉴及发展前景,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行业经验借鉴及发展前景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