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供需缺口无法弥补,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地质灾害,制约城市人口。河北是中 国水资源最稀缺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量 182 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 500 立方米的 极度缺水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加大,河北年均用水总量从上世纪 50 年 代初的约 40 亿立方米,增加到近十年的约 200 亿立方米,但目前全省年均水资源可利用 量仅有 150 亿立方米,缺口 50 亿立方米左右;另一方面,入境水量却由年均 100 亿立方米 锐减到 27 亿立方米,减幅达 73%。如果考虑到生态用水,年缺水量达到 100 多亿立方米。 在考虑各种节水措施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前提下,到 2030 年河北全省总需水量约 24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实施、引黄水量充分利用后缺口仍有10亿立方米左右。 并且河北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年均超采量近 50 亿立方米,平原超采区面积达到 6.7 万平 方公里,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为全国 1/3,形成了 7 大地下水漏斗区,已引发地面沉降、 海水倒灌等地质灾害问题。白洋淀蓄水量约为 2.65 亿立方米,在雄安的短期、中长期规 划中人均水资源量逐步下降,分别为 132.50 立方米/人、53 立方米/人。河北水资源的缺 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城市人口的发展。
2015 年 11 个省或直辖市及白洋淀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市场深度评估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