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主动脉疾病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其中,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血液在真、假腔之间流动或形成血栓后,通常会引起持续性难以忍受的胸痛、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临床症状,病死率极高。主动脉瘤指主动脉局部异常扩张变形(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呈瘤样突出,一旦主动脉瘤破裂,极易导致死亡。

    主动脉疾病主要包括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其中,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血液在真、假腔之间流动或形成血栓后,通常引起持续性难以忍受的胸痛、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症状,病死率极高。我国中年人群中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为15例/10万人口。主动脉瘤指主动脉局部异常扩张变形(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50%),呈瘤样突出,一旦主动脉瘤破裂,极易导致死亡。腔内介入治疗优势较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治疗主动脉疾病的临床方案主要分为药物保守治疗、外科开放式治疗和腔内介入治疗。其中,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凭借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少的优势,近年来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认可,发展迅速。而主动脉覆膜支架是主动脉疾病治疗中经常使用的介入医疗器械。我国主动脉血管疾病检出率及治疗渗透率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主动脉疾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治疗渗透率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2017年,我国主动脉支架型腔内介入手术量为25621例,其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50569例,2018-2022年复合增速约14.6%。

我国主动脉支架型腔内介入手术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主动脉血管腔内介入医疗器械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5.5亿元增长至2017的10.3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7.2%。随着我国主动脉疾病筛查技术不断发展、临床相关经验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预计市场规模于2022年增长至19.5亿元。

2013-2022年我国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外周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外周动脉疾病和静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是指因外周动脉局部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身体局部缺血的疾病,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会引起间歇性跛行、腿部或足部皮肤发冷、慢性疼痛和坏疽等症状。外周动脉疾病如未及时接受治疗,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出现截肢或死亡等严重后果。静脉疾病主要包括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及静脉受压等引起的血流受阻、肢体肿胀等一系列病症。

    介入治疗相比传统疗法优势明显。目前,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种方式。与其它治疗方式相比,介入治疗通过相关介入器械的应用撑开阻塞血管,恢复血流通畅,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外周血管疾病治疗方式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外周血管疾病检出率及治疗渗透率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外周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治疗渗透率不断提升。2017年,我国外周动脉介入手术量为99400例,其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170798例,2018-2022年复合增速约11.4%。

我国外周动脉介入手术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7.0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0.1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达15.4%,预计至2022年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增至71.2亿元。目前,我国该领域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随着我国生产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预期国产医疗器械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2013-2022年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国产替代正在开始。目前,我国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检出率、治疗渗透率相比国际成熟市场仍然较低。在医疗资源日益丰富、临床医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品牌技术和安全性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将不断提高,治疗渗透率将向国际成熟市场靠拢,市场容量提升空间巨大。2017年,我国主动脉支架型腔内介入手术量、外周动脉介入手术量分别为25,621台、99,400台,预计至2022年,将分别增长至50,569台、170,798台。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以及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心脉医疗为代表的部分国内生产企业的自主核心产品性能已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开始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目前,我国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仍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以美敦力、戈尔、库克医疗等为代表的国外医疗器械企业凭借较为完整的产品线、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等优势,占据国内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较高的份额。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壁垒较高。鉴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复杂性,生产企业涉及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在支架方面,其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支架结构设计及原材料的选择。

    支架结构设计环节,需根据治疗适应证设计合适的支架结构,如用于治疗累及降主或弓部的支架结构,主要有直管型和分支型结构;用于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支架结构,可分为一体式、两件式和三件式等结构。原材料选择环节具体包括覆膜材料选择及其编织技术、医用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选取及其生物相容性等。对于主动脉支架,覆膜及其编织技术起源于欧美国家,目前主要使用PET和ePTFE材料,技术相对成熟,并已在行业有超过30年的应用史;针对医用金属植入物的选择,考虑到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对生物相容性、稳定性、抗疲劳性能要求较高,目前行业普遍采用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

    2)在输送系统方面,其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输送鞘外径、释放方式上。目前,国内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输送系统鞘外径为6.5-8mm,主要适用于直径大于7mm的入路动脉。如果要减少输送器外径,则对支架的材料选择、输送器外管的轴向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输送系统普遍的释放方式为外管后拉+支架近端后释放,重点解决降低释放阻力、精准定位和预防翻折等问题。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发展趋势:随着我国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检出率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对介入医疗器械需求日益凸显,临床病症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涌现,对于医疗器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

    1主动脉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方向主要集中在开发能解决弓部病变的多分支支架系统、能解决肾上型腹主动脉瘤的多分支支架系统、超细导入外径的支架系统等产品,适应于更多患病群体。

    2对于外周动脉血管疾病,微创伤介入器械的发展趋势是如何更好地解决下肢血管病变开通困难以及术后再狭窄率高的问题。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