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一季度中国保险行业投资性交费占比下降,保障缺口较大,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图]

    一、低利率环境下,险企资负两端面临考验

    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于利差益、费差益和死差益等。以最低风险资本占最低资本的比重来观察死费差和利差占比变化,该比重越高,则代表死差费差的保障型产品占比越高。反之亦然,尽管死差益的占比总体提升,但现阶段利差益是较为重要的利源,尤其是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险企采用IFRS9准则将会放大权益市场波动的影响。由于险企资金的特性及监管要求,其资产配置结构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受利率波动的影响很大,利率下行,险企利差益降低甚至可能面临利差损风险。客观讲,利率下行周期,寿险公司为维持利差益或者降低利差损风险,可能会采取降低现有产品预定利率,由此带来产品吸引力降低,低利率压力传导至负债端。此外,利率下行周期可能使得GDP增速面临下行压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可能存在一定压力,险企负债端面临额外的压力。本文试图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回答,低利率环境的保险负债端与资产端可能发生的变化;低利率环境下海外机构的应对策略及如何走出困境;定量测算目前险企的资产负债端压力;我国险企应对低利率环境的策略。初步得到以下几个初步结论,以供参考与探讨:(1)利率下行周期,险企的负债端,理财型产品吸引力相对下降,保费增长可能会面临一定压力,资产端压力来源于再投资风险以及权益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2)由于保障型产品需求刚性较大,随着保险回归保障本源,以及保险公司配置了部分非标资产,以对抗利率下行能力边际改善;(3)上市险企在利率敏感性缺口等方面表现各异,但是总体上表现良好,尤其是抗流动性冲击能力较强;(4)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险企面对低利率环境还有更多施展的空间,比如加强代理人队伍建设,提高运营效率,负债端降低预定利率(对于理财型产品),资产端随着监管边际改善以及资本市场成熟进一步匹配资产负债久期等。

上市险企寿险风险最低资本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保险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一)行业回归保障本源,投资性交费占比下降

    近年以来,虽然分红险与万能险依然占据一定比例,但是随着监管政策、经济、人口以及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刺激,尤其是134号文件以来,保险产品由理财型向长期保障型产品转型明显。在保障型产品占比提高的情况下,保险产品需求刚性会较之前提高。

    2018年底,保险行业新增投资性交费占总保费规模的17.90%,相较于2016年底的29.25%大幅下降。2019年前两个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与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占比有所上升主要是季度性原因,但是相较于2015年与2016年,占比仍大幅下。根据上市险企2018年年报数据,中国太保分红险与万能险占比58.32%,下降4.98pct;中国平安分红险与万能险占比55.89%,下降4.24pct;新华保险分红险与万能险占比40.67%,下降6.82pct。

    市场利率逐步下行往往伴随着经济周期下降压力,未来收入增速下降的预期将影响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支出。相对于保障型产品,理财型产品的弹性更大,对保险公司收入影响更大。

    中保险行业保费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各险种保费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PI、PPI与人身险保费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身险保费正相关性较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平安保费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太保保费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华保险保费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无风险利率相对下行,理财型产品吸引力相对下降

    目前,储蓄型产品的需求不仅受到居民收入预期的影响,还受产品本身预定利率的影响。利率下行后期,投资收益率往往下降,为维持利差益,产品的利率往往下行,可能会导致产品吸引力下降。此外,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往往造成分红型产品的吸引力下降。客观上而言,年金、两全产品等储蓄型产品的储蓄属性强于保障属性,在利率下行阶段产品较难销售。对于分红险与万能险由于存在一定的利率吸损效应,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客户的红利支出来降低利率的变动,传统的理财型产品受利率影响的弹性相对较大。而保障型型产品消费属性强于储蓄属性,在利率下行初期利好产品销售。

    诚然如此,资管新规实施之后,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受到限制,保险具有最低保证利率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保险产品的销售;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风格也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国债收益率与部分险企万能险利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保险公司投资性保费此消彼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及预期收益率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下行趋势明显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年以来万能险新增交费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年以来投连险月度保费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国外险企低利率环境的应对策略-他山之石

    (一)、高水平资产负债匹配能力,助力美国险企度过难关

    美国在上世纪和本世纪均经历了利率持续下行的阶段,但除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少数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恶化之外,未出现严重的系统性经营危机。1981年以来,美国总体处于利率下行环境下,其实际利率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1世纪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两个时期均出现急剧下降。

    美国资本市场发达且具有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其保险公司可以在国内市场上匹配不同风险收益水平的各类资产,使得美国保险行业资产配置海外投资规模很小,长期以债券为主,特别是美国市场上的公司债。2014年美国寿险业配置美国市场的公司债高达2万亿美元,占比33%,外国政府债券仅为804亿美元,占1%。

    高水平资产负债匹配能力,帮助美国渡过难关

    美国险企高水平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使得负债端能够配合资产端灵活变动,降低风险。负债端,开发出了一批万能保险、投资连结保险等创新型寿险产品,这些产品利率敏感性高,又与资金投资收益相联系,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了消费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利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此外,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及大量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代表性的优化模型包括:随机控制模型、机会约束规划模型以及其它一些随机最优化模型等,代表性的资产负债管理与检测方法包括:弹性检测方法、现金流量检测(CFR)、动态偿付能力检测(DST)、现金流匹配、免疫理论、财务状况报告(FCR)、风险资本(RBC)、动态财务分析(DFA)以及随机资产负债模型等。资产端,2001年-2014年,寿险公司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占比在85%以上,约75%债券期限在5年以上,其中50%左右的债券期限大于10年,使得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度较高。

    美国保险业持有政府债券的久期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保险业资产配置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降成本控风险,海外投资锦上添花

    1、降成本控风险为主

    日本国内利率从1991年开始下降,到1995年9月经历9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基本达到零利率的水平,并在随后的20年里基本维持零利率状态。

    在负债端,虽然日本寿险行业通过下调预定利率加以应对。寿险公司保单预定利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6%左右降至1999年的2%,部分寿险公司降到2%以下。

日本寿险业调整预定利率以应对低利率环境

契约类型
1985
1990
1993
1994
1996
1999
20年期以上
5.5
5.5
4.75
3.75
2.75
2
10年期以上
6
5.5
-
-
-
-
10年期以下
6.25
5.75
-
-
-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资产端,日本寿险公司采取激进投资策略,大量保险资金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等资产如国内证券、房地产等。但日本经济并未因此好转,严重投资亏损加剧了利差损,巨额的利差损导致保险公司经营恶化,触发“退保潮”和“破产潮”。从1997年到2001年,日产生命在内的7家寿险公司和日本第一火灾海上保险公司等2家财险公司先后宣布破产。

日本倒闭寿险公司一览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倒闭时间
倒闭时总资产
倒闭后确定的资不抵债额
日产生命
1909
1997.4.25
21647
3000
东邦生命
1898
1999.6.4
28046
6500
第百生命
1914
2000.5.31
17217
N.A
大正生命
1913
2000.8.28
2044
N.A
千代田生命
1904
2000.10.9
35019
5111
协荣生命
1947
2000.10.20
46099
1858
东京生命
N.A
2001.3.23
10150
341
第一火灾
1949
2000.4.30
11461
N.A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应对低利率环境,日本保险公司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持续调整预定利率,寿险新单平均预定利率从1986年的历史高点6%降至2006年的1.5%;二是采用较为谨慎的准备金评估利率,适时调低准备金评估利率,从1986年的历史高点4.5%减至2006年的1%,在规避利率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调整寿险行业盈利模式,日本寿险公司业务重心从储蓄理财型产品转向纯保障型产品。2014年,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以及固定年金三类产品在新单保费收入的占比高达85%。

日本10年期国债基准收益率长期维持1%以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调整投资策略,海外投资锦上添花

    寿险公司根据国内外金融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优化投资结构,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险企增加了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债券投资,债券配置比例从1990年的7.84%持续提高到2004年的34%,仅2005-2006年间由于日本股市有所回升,债券配置比重小幅下降至30%左右。与之相反,大幅调低了股票投资,股票配置比例从1990年的22.09%调低到2002年的9%,而后伴随股市回暖逐步提高到2005和2006年的近15%。

    此外,日本险企加大了海外证券特别是海外债券的投资力度,1987年海外投资占比达到15%以上。1995年日本寿险公司持有的国外政府债券和国外公司债券合计10.3万亿日元,2014年分别变为67.1万亿日元和6.1万亿日元,海外资产配置比重从1995年的7.4%增加到2014年的19.1%。此外,也积极通过直投和房地产获取更高的收益。典型的保险公司有日本人寿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日本生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日本保险业资产配置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英国——股权投资与海外投资特色鲜明

    相对于美国与日本,英国保险资产配置最典型的特色是股权投资与海外投资占比较高。2000年-2013年,保险行业的股权投资占比在45%以上(包括45%),与债券投资比例几乎相当。虽然后期股权投资比重降低,但是偏股类基金占比从6%提高至2014年的15%。与之相反,债券投资比重上升缓慢,截至2014年,固定收益产品15年间仅从14%上升至23%。在资金配置方面,投连险相比非投连险有着更高的股权配比,达到了66%。相对于非投连险,投连险更加注重投资收益和股权的配置。与此类似,美国市场养老金账户对股权的配置也比较高,达到了40%,这一情况在英国则更为明显,达到了60%左右。

    总体看,英国保险公司比美国同行更加注重绝对回报,主要是英国保险负债中养老金的比例相当高,养老金按绝对回报投资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英国保险业的海外投资极为活跃。主要原因是英国保险资产体量巨大,境内的市场容量不足以支撑保险公司发展,英国的股市、债市占GDP比重基本与美国相当,但其保险资产几乎与股市相当,也占到了债券市场的近乎50%,存在寻求海外投资的驱动力。此外,英国强周期的金融服务业占比高,也要求地域上分散投资。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保险业的海外投资比重维持在20%左右,截至2014年,海外投资比重上升至37%,仅境内子公司的对外投资占比就高达28%,远高于美国和日本。近年来,海外股票投资比重依然呈上升趋势,行业境内股票投资比重从1995年的33%下降至2013年的11%,境外股票投资占比却从10%上升至18%。

    英国长期险投连和非投连部分的资产配置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保险市场2010年资产配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需求挖掘:以业务扩张为推手,实现保费稳步提升

    (一)、财富配置需求旺盛,长期稳健收益价值突出

    居民可投资资产稳步增长,低风险稳健收益的保险配置突出。2016年末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165万亿元,2006-2016年均复合增速达20%,其中保险配置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014-2016年均规模复合增速达23%。居民对财富的配置从风险、收益与流动性多维综合考虑,保险产品随着预定利率的放开,以其长期稳健收益的优势成为居民财富配置的重要支柱。此外,保险产品由于其具有的可传承性也越来越受到高净值人群的青睐。

    对资产流动性的适当补充。衡量流动性不能单纯关注交易渠道和交易量,也要考虑交易价格,同时投资活动中面临的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尤其是尾部风险,可能使资产类别原有的流动属性完全失效。实际生活中,居民产生大量资金流动性需求的情形,大多数突发的、不可预见的,而保险产品从重大疾病、突发意外、财产损失等方面所起的保障功能基本能覆盖其不利情形发生时所需要的现金流需求。此外,保单抵押贷款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保险产品更大的灵活性。

    (二)、专注客户经营,借交叉金融挖掘潜在需求

    代理人渠道:仍是传统保单的主要增长来源队伍增长与新单销售力度直接相关,队伍扩张推进保障险增长。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2019年开门红销售策略各不相同,导致代理人队伍在一季度表现出现分化,规模较年初分别下滑7.5%与提升6.8%,新单销售力度会直接影响代理人队伍留存率以及增员进度。

    不同类型保单销售节奏各有差异,理财型保单受市场经济影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快速增长的理财险推动代理人增员节奏加速。而保障险保单的推广仍主要依靠代理人渠道,代理人队伍扩张也将一定程度推进保障险业务发展。

    2019年一季度部分上市险企2019年开门红代理人规模表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短期医疗险推动获客,加保提高客户粘性,利于保费稳健增长。根据中国太保2018年开放日资料,重疾险新保中购买了短期医疗险的客户占比逐年提升,2018Q3末达到22%,推动同时投保重疾险和短期医疗险的客户数大幅上行至89.2万人,达到历史新高。短期医疗险为寿险营销员新获客数有较大提升,中国太保2018年前三季度通过短期医疗险新获客数达到46万人。

    中国太保重疾险新保中购买医疗险客户持续抬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太保短期医疗险为寿险营销员新获客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高续保率利于留存,助力队伍结构稳定。各大险企积极推进“健康险+附加险”协同推进战略,以期实现续保收入的稳定。中国太保2018年前三季度短期医疗险续保率达到75.3%,较年初上升2.2pct,新华保险亦推出“以附促主”发展战略,附加险的首年佣金和续保佣金为队伍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有效提升队伍留存率。

    中国太保短期医疗险续保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保障缺口较大,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一)、健康保障缺口较大,户均保障压力突出

    健康险新增件数大幅提升,件均保额整体偏低。寿险业务2018年累计新增保单0.9亿件,同比下滑20%,与全年理财型产品销售乏力的节奏较为一致。

    健康险全年新增32亿件,同比大幅增长417%,市场保障需求正被逐步挖掘,新单件数有望持续抬升。但相较之下的件均保额整体处偏低水平,健康险件均保额年中有所抬升,年末回归至25万元水平。随着医疗技术与生活水平的提升,过往的疑难杂症大概率可以得到救治,但之后的康复治疗所需费用也因此大幅抬升,目前的保障额度明显偏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18年人身险新增保单件数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人身险新增件均保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亚洲市场健康保障缺口较大,新兴市场户均压力更为突出。2017年12个亚洲市场的健康保障缺口合计约为1.8万亿美元,其中1.4万亿美元的缺口来自中国内地、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约占新兴市场GDP的7.4%。从户均健康保障缺口的角度来看,亚洲新兴市场的户均缺口约为1565美元,占家庭年均收入的10.7%。亚洲成熟市场的缺口约为5818美元,占家庭年均收入的7.7%。因此从占家庭年均收入的百分比角度来看,新兴市场的平均缺口大于成熟市场,户均压力更为突出。

    2017年亚洲健康保障缺口估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亚洲户均健康保障缺口表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内地健康保障缺口大,医疗费支出增长快。2017年中国内地的健康保障缺口规模在新兴市场中最为显著,约为8050亿美元,占全亚洲总额的44.7%,占家庭总收入的10%。中国内地人口规模大、人均收入较低是造成健康保障缺口规模突出的主要原因。从医疗费支出来看,2000-2015年,中国内地人均医疗费支出从25美元上升到了138美元。中国内地的医疗费支出从550亿美元增长到了5900亿美元。在2007-2017十年间,医疗费用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7.6%,而总体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为2.2%。

    2017年新兴市场健康保障缺口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90后保障意识提升,转化周期逐步缩短

    年轻一代意识提升,重疾险为首选产品。90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对于未来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已经非常重视,担心“未来风险”的90后占比达71.8%。大多数90后为健康投入意愿增强,占比高达92.22%,有大约34.48%的90后在运动健身方面有所投入。购买健康险已进入众多90后的健康投资范畴,2017年购买门诊医疗险达7.91%,购买重疾险达27.91%,合计占比达35.82%。保障意识正逐步提升,未来健康险的配置需求有望逐步得到体现。

    2017年90后以健康险作为首选保险产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转化周期逐步缩短,参保人数和保费增长较快。90后平均转化交易周期在一周内的占比约为62%,其中长期健康险在一周内顺利投保的占比约48%。横向比较来看,90后购买保险的决策周期比80后平均快3.6天,通过购买保险进行风险转移,已逐步成为年轻一代的共识。投保周期缩短的同时,保障覆盖度也在逐步扩大,2015-2017年间,90后人均客单价从547元提升到了2193元,人均持有4张保单,其中健康险2.7张。90后投保人大多进入婚育高峰期,为自己与家人进行保险规划的需求提升,未来潜在的增长空间较大。

90后平均转化交易周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90后投保人数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非车险增长动能强劲,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极农险发展速度较快,潜在市场空间广阔。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起点较低,但是发展迅速,从2008年的3.67%增长到2015年的17.69%,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5.24%。同时报告还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将接近24%,到2030年前后将超过40%,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总体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但是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仅为美国的1/8,加拿大的1/6,保障广度仅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而保障深度还不如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但目前农险发展速度较快,2007-2016年间,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年均增长38.93%,保费收入增长了7倍,承保面积增长了约7.5倍,潜在的市场空间仍十分广阔。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及官方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责任险占比低增速快,发展空间广阔。责任险保费收入从2007年的66.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51.3亿,历年增速大多在15%以上,但在总财险业务中占比仍较低,2017年仅有约4.59%。根据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保险在经过传统的海上保险、寿险之后,最终将拓展到重视法律责任风险的责任保险,发达国家责任险占比约在30%左右。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责任险需求有望日益增长,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险保费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投资端:利率、权益双重改善,缓释利差损风险权

    益市场回暖,推动总投资收益率大幅抬升。保险资金收益率受权益市场波动影响敏感性较高,2018年权益市场的大幅下滑拖累投资表现,而2019年一季度上证综指与沪深300分别上涨25%和30%,以蓝筹配置为主的保险资金受益于市场行情大幅回暖,总投资收益率显著抬升,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6.71%(+2.79pct)、5.1%(+1.4pct)、4.6%(+0.4pct)和4.2%(-0.1pct)。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提升带来其他综合收益大幅上行,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分别实现231亿元、42亿元和72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8亿元、-8亿元和4亿元增长显著,经测算简单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达9.64%、6.57%和6.86%,未来利润释放空间可观。

权益市场历史表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率表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利率中枢波动,缓释利差损风险担忧。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四年一直维持在3%-4%的区间波动,2019年一季度保持窄幅震荡,市场对固收资产到期再投资收益水平的顾虑导致整个板块走势较为疲软。四月起长端利率开始快速上行,前三周分别走扩20bps、6bps和4bps,至月底共上行32bps至3.39%,缓解固收再配置压力。虽然2019年企业盈利能力降低抑制投资动力,外加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延续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有一定压力,但经济的发展方向从过往的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进行转型,预计经济增长仍有较好的支撑力,长端利率不会出现快速下滑的风险,国内险企大概率不会出现日本当年全面利差损的局面,P/EV估值理论上应修复至1x水平。

长端利率历史走势表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双重改善环境下,正效应有望逐步显现。历史复盘看,保险股的β属性受益于权益市场的牛市行情,绝对收益较为可观。利率中枢波动环境下,利差损风险的缓释有望推动估值持续修复。在利率与权益双重改善的环境下,去年投资回报差异产生的负贡献有望消除,今年政策预期刺激下的正效应有望逐步显现。

    (四)、资金面:大资金入市,更添市场活力

    境外资金对保险股具有较强偏好,外资入市效应有利于提升保险股估值。沪深股通北上资金对保险股的配置比例高于国内主要投资者体现了境外资金对保险股偏好更强,其中中国平安以其稳健的业绩增长尤受境外投资者青睐。2019年一季度末沪深股通持仓保险股市值占其全部A股持股市值的6.59%,同期融资账户、偏股基金重仓股的保险股比例分别为3.20%和5.96%。未来外资的入场有望提升A股投资者配置保险股的比例,进而驱动保险股估值上升。

    2019年Q1末沪深股通保险股持仓比例较国内资金更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多维度入市渠道拓宽,激发市场活力。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9年1月将QFII额度从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MSCI2019年3月宣布将通过三步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20%,同时将中国中盘A股(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根据测算,此次扩容有望为市场带来800亿美元(约合5300亿元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外资入市渠道的拓宽与更加积极的参与度,有望提振国内投资者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此外理财子公司设立后的资金配置,以及保险及养老金入市节奏的加快,利好估值对于低位的保险板块,有望成为更多投资者的底仓选择。

    大类资金入市架构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保险业资金运营分析,2024-2030年保险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24-2030年我国保险业发展战略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