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供需情况、2019年上半年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投资领域分析[图]

    一、供给端:着重强调解决临床需求

    (一)、供给现状:药物治疗性用药占比低,器械国产化有较大上升空间

    1、药物领域:辅助用药和中成药占比高,治疗性用药占比有待提升

    国内外用药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我国非主流用药结构两高一低,亟待改变。当前全球用药结构体现为生物药占比持续提升,且均为治疗性用药。而我国用药结构为过期专利药、中药注射剂及辅助用药、抗生素占比过高,治疗性用药占比低;具体表现为:(1)辅助用药占比高:肿瘤、免疫、神经内科等科室尤甚。

    (2)中成药占比高:中药注射剂等特色产品占比较高。(3)治疗性用药占比低:不仅整体占比低,结构上多以过期专利药为主,与全球用药趋势相比,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国内用药消费结构不合理致医保承压,医改促创新药迎新发展。我国当前用药消费结构并不合理,大量辅助治疗、中药注射剂等利益品种给我国医保体系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同时,由于大量的治疗性用药没有及时进入医保导致普通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进,医保端更多的纳入了优势治疗性品种,重大疾病高价治疗性用药被逐步纳入医保谈判目录以价换量,尽管医保准入谈判中会有一定价格降幅,但是具大医院端量的增长空间可以充分实现以量换价。用药结构调整和医保动态调整的落实,创新药迎来巨大发展机遇,预测未来刚需、高临床价值药仍将快速增长。

医改致用药结构调整,创新药获政策支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器械领域:细分领域国产化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中国医疗器械国产化比例低。国产医疗器械尽在生化诊断、心脏支架、骨科创伤、监护仪等少数细分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大多数领域仍然由进口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如化学发光、血液分析、内窥镜、超声、骨科关节、起搏器等领域进口占比都超过50%。

    技术进步与政策扶持促进医疗器械国产化。国家政策对创新发展的不断推动的同时也为国产医疗企业奋起直追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国产医疗产品的竞争力正逐步增强。2017年我国进口医疗器械进口额为631亿元,占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的14.02%,较前几年有明显下降趋势,国产替代逐步加速。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提高产品质量和自身竞争力是企业发展根本。另一方面随着政策大力鼓励国内创新型研发,也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双向因素驱动,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

    (二)、政策导向:自主创新与国产替代收益

    1、药审提速大幅缩短新药上市时间,大力鼓励药企创新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促进药审提速。2015年以来,随着7.22临床自查核查打响药政改革的第一枪,政府逐步对药品准入监管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制度化构建。2017年10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的出炉以及后续《药品管理法》修正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两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更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药政改革进行了方向性指导。作为三医联动中医药改革的重点内容,审评审批改革在提升我国药品质量和医药工业水平将起到关键作用,也为后续医保、医疗的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国多方面提高药审效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药上市速度大幅提升,促进企业创新。《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指出将加快我国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近年来,我国具有临床需求的创新药审批时间大幅提高。2017年3月,CFDA批准临床急需的新一代抗肺癌药奥希替尼片的进口申请,在我国的审评审批仅用时7个月,距全球首次批准时间仅相隔1年零4个月。2018年4月,九价HPV疫苗在获批上市,审评审批仅用时9天。我国创新药审评审批速度的提高,使得新药研发和仿制药上市的时间成本显著降低,促进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加快国内医药市场的优胜劣汰,造福国民医疗需求。

2016-2018年获批上市/进口各类化药平均审评时间(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8治疗和预防用生物制品平均审评时长(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一致性评价积极推进,促进仿制药质量全面升级

    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正式启动。此后一系列意见与指导原则等政策接连出台,有序推动工作落地实施,加速一致性评价进程。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目前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大限延期,此前规定289目录药品需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2018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对已经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仿制药品种,不再统一设置一致性评价时限要求。化学仿制药应在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经申请认定后,可予适当延期。

一致性评价要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稳步推进,助力提高药品质量。自2017年底第一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通过品种公布之后,各省在招标采购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落地明显提速,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2018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申请和审批端进入加速期。截至2018年12月31日,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289品种共58个品规,涉及产品31个,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而根据政策要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加速推进,除了能严把药品质量关,提高市场的药品品质之外,另一方面随着药品质量的全面升级,将有利于提升医药行业发展质量、加速优质企业脱颖而出、促进产业集中。

    3、分级诊疗促进加大对基层医院投入,扩大多个细分领域增量市场

    政府资金持续投入,分级诊疗逐步推进。分级诊疗的推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的重要作用,实现常见病、慢病到基层,大病、疑难杂症到大医院的分层就诊制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2018年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通知》,重点支持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的设备配置,提高基层诊疗服务水平。在政策指导下,政府资金的大力投入将加速分级诊疗的进度,资金主要用于设备更新、服务能力提升、开拓新科室等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随着资金投入的落实,基层医院软硬件基础提升,逐步改变基层患者的诊疗意识,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各级医疗机构持续增加,基层市场的扩大助力提高多个医疗领域带来增量,医疗器械需求急剧上升。(1)在医院建设方面,三个等级的医院数量持续提升,2018年以来,三级医院建设提速,截止至2019年2月底,三级医院2582家,二级医院9061家,一级医院10850家。(2)在基层医疗机构方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通知》,国家卫健委制定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覆盖3.6万家乡镇卫生院和3.4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分级诊疗的逐渐落实,一方面将提升我国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而另一方面,分级诊疗将扩大多个医疗领域的增量市场,其中医疗服务领域和医疗器械领域尤为值得关注。随着国家资金的投入、医疗机构的持续增加,医疗器械将面临巨大的需求。

各级医院持续增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需求端:三大因素共促医疗需求改变

    (一)、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需求显著扩张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劳动力持续减少。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显著,截至2018年底,我国65周岁以上的人口有1.66亿,占总人口的11.90%。按照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订版》数据,中国未来老龄化速度持续加速,到2025年就进入深度老龄社会(标准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14%),期望寿命的提升和生育率持续走低将继续加剧老龄化趋势。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已达到顶峰,未来劳动力人口绝对值和比例都将持续减少,这将对国内以城镇职工为主的医保体系产生长期持续的筹资压力。

    老龄人口患病率较高,人口老龄化促使医疗需求扩张。人类患病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2017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住院占比达到37.70%,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而根据研究,普通人70岁之后的医疗费用占一生总花费的60%以上,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将不可避免使医疗需求扩张。

普通人的主要医疗费用来自于70岁后(单位: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疾病谱:医疗需求将向慢病以及肿瘤治疗倾斜

    疾病谱改变,心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疾病谱的演变趋势与国家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基因特性等都有关系,并且这种演变趋势对药企来讲代表了需求的趋势变化。我国过去二十多年的疾病谱变化趋势:心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大内科疾病快速增长,而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成下降趋势。

    人口结构与医疗水平致疾病谱改变。疾病谱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疾病谱正快速从妇幼卫生和传染性疾患向慢性非传染疾病转变。中国有近50%的老年人患有非传染性疾病;中国45%的疾病负担是由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导致的,重要因素前三位依次为脑卒中、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且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龄化将导致疾病负担至少增加40%,患至少一种慢病的人数将增加3倍以上。其二,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一般的呼吸系统疾病和传染病通过抗生素和疫苗大部分可以治疗和预防。

老龄化加速对用药需求影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疗需求将向慢病以及肿瘤治疗倾斜。慢病具备无法治愈、终生治疗的特性;而肿瘤治疗需求更刚性,代价更高昂,且现今医学技术发展正令其向慢病方向转变,两者均会对医保支出产生较大的负担。而药企的主营收入主要来自于哪种疾病,将极大影响企业发展。与此同时,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进入门槛有所不同,存在较高竞争壁垒的企业将长期占据有利的竞争优势。我国未来医疗需求将向慢病以及肿瘤治疗,故可重点关注重心放在高血压、心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相关疾病的企业。

    (三)、消费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促进医药消费升级

    居民消费力提高,政策助力减免大病医疗税收。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稳步增长,个税扣除进一步提升居民整体收入及消费水平。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739元增长至2018年的3.9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7%。截止2018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至1.98万元,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上升至1685元。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印发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利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升。

人均消费支出与医疗保健支出稳步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消费升级促进医药消费升级,同时提升自费医疗需求。目前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消费升级影响医疗需求提升的方向主要有二。其一,居民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医疗消费支出稳步上涨。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皆从2013年开始处于稳步上行的阶段。预计未来医疗保健支出将持续增长;同时消费者对于更高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也将逐渐增长,这势必导致医药消费升级的发生。其二,随着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带来医疗消费增量,另一方面,对基层医疗服务品质的要求提高。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随之带来的消费升级需求将会引导一些细分行业从“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转型。除此以外,居民自费医疗需求也将逐步提升,与之相关的领域是生长激素/二类疫苗、品牌中药消费品、高端服务等。政策引导消费者自我诊疗。《“健康中国”2030规划》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引导消费者从被动治疗变为主动的自我诊疗。未来自费医疗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近五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上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医药行业上半年表现回顾

    (一)、医药二级市场表现

    截止2019/6/24,申万医药指数上涨23.2%,跑输沪深300指数约3.3个百分点。期间内医药行业出现普涨但子板块明显分化,化学制剂板块涨幅最大为33.8%,其次化学原料药(+25.3%)和医疗服务(+24.1%);中药板块涨幅最小为6.7%。期间内医药上市公司中涨幅最大的分别为兴齐眼药(+229.3%)、康龙化成(+206.9%)、济民制药(+206.6%)、博济医药(+162.3%)、昆药集团(+130.0%)。

医药指数相对沪深300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子行业二级市场涨跌幅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个股涨跌幅排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医药行业市盈率和溢价率

    横向看:医药行业PE(TTM)为36倍,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纵向看:医药行业PE处在历史平均水平。

    溢价率:医药行业相对于全部A股估值溢价率为89%,与4月份相比上升4个百分点。

申万一级行业市盈率比较(TTM整体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申万医药历史市盈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申万医药市盈率及与A股溢价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医药各子行业市盈率和溢价率

    横向看:医疗服务(65倍)和化学制剂(54倍)的市盈率最高,中药(25倍)和医药商业(18倍)的市盈率最低。

    纵向看:除化学原料药以外,医药行业各板块的市盈率均有所升高,相对全部A股的溢价率也有所升高。

申万医药子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申万医药子行业历史市盈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申万医药子行业相对A股的溢价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境外资金对国内医药个股仍较青睐

    从2019年1-6月陆股通(北向)与港股通(南向)资金流向来看,北向资金自3月初达到顶点后处于下滑态势,5月底开始略有回升。南向资金自2月末达到最低点后持续得到追加对A股标的投资金额达到8743亿。根据北向资金对A股医药板块前10大持股比例标的的分析,除恒瑞医药(600276)4月份北上资金持股比例有较明显的回调以外(从最高15.9%降到13.1%),其他标的在4月份以来有明显提高,恒瑞医药(600276)依然是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最高约为12.2%。

2019年1-6月南北向资金流向(累计净买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1-6月北向资金所持前10大A股医药标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行业数据有回暖迹象,细分领域分化较为明显

    (一)、行业数据逐渐回暖,全年预计增速10%

    2019年1-4月累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8%和9.7%,较2018年同比分别下降5.1PP和6.7pp,但环比改善趋势明显,考虑到2018年前高后低的基数,判断2019年净利润或前低后高。2018年PDB样本医院药品收入增速2.7%,与2017年的1.6%相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从单季度看,2018Q1-Q4增速分别为1.6%、2.0%、0.9%和6.8%,第四季度增速略有回升,或受流感影响。由于样本医院主要统计大中城市的等级医院,对OTC和第三终端反应不充分,该增速较医药工业统计数据较低。西南医药观点:医药工业整体增速在国家医保局成立背景下,随着带量采购执行,行业格局变化在即。医药工业收入增速约10%,但结构上分化愈加明显,创新药等或成行业主要增长动力。

医药工业收入总额及增速(统计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工业收入总额及增速(PDB)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上市公司业绩或前低后高,行业间分化明显

    237家医药上市公司2018年收入总额增速为18.3%、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9.6%。237家医药上市公司2018Q4和2019Q1营业收入总额增长分别为12.1%和13.5%,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分别为-7.4%和7.3%。整体上收入端呈2位数增长,但利润端在带量采购和商誉减值后明显下滑,2019Q1略有回升,判断2019年行业净利润或成前低后高态势。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收入总额及增速(分季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及增速(分季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2上市公司业绩或前低后高,行业间分化明显

    2018年: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血制品、CRO;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CRO、化药原料药。2019Q1季报:收入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CRO、药店;利润增长最快的三个细分领域依次为:疫苗、CRO、药店。

2018年半年报及2018Q2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收入及净利润增速情况

细分行业
2018收入YOY
2018净利润yoy
2019Q1收入YOY
2019Q1净利润yoy
237家上市 公司合计
18.30%
19.60%
13.50%
7.30%
化学制剂
24.00%
6.30%
14.60%
2.00%
化学原料药
24.20%
41.50%
1.60%
-23.40%
中药
9.80%
7.60%
7.80%
0.40%
其中:品牌中药
9.60%
11.40%
5.80%
-1.90%
其中:口服 中药
11.10%
10.60%
6.60%
-2.30%
其中:注射中药
6.70%
-7.30%
14.90%
17.20%
生物药
42.80%
27.10%
34.00%
24.10%
其中:血制品
40.50%
36.30%
20.50%
20.20%
其中:疫苗
189.40%
191.70%
112.20%
62.90%
其中:其他生物药
21.60%
-0.50%
16.40%
13.00%
医疗器械
20.10%
8.00%
19.40%
26.10%
其中:IVD
31.60%
19.30%
23.20%
19.80%
其中:其他医疗器械
20.90%
31.40%
18.50%
27.80%
创新药产业链
26.80%
64.60%
28.70%
31.90%
其中:CMO
12.90%
19.00%
7.20%
10.80%
其中:CRO
31.70%
79.20%
35.40%
38.30%
医药流通
15.80%
-6.10%
16.10%
14.80%
药店
25.20%
20.40%
31.10%
30.60%
医疗服务
29.20%
16.20%
21.30%
24.3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总结与相关投资领域

    医药行业受需求端、支付端和供给端三大变量影响,创新是行业的发展基础。虽然长期将会主要根据供需情况调节,但是中短期主要受支付端医保动向以及各大政策导向影响。(1)在药品领域中,创新药消费比重将提升,特别是受疾病谱影响,肿瘤药的占比将会长期提升,而创新药的销售放量也将会为药企带来新增长;仿制药受带量采购和一致性评价政策影响,价格整体受到压制但质量将会有所提升;(2)在器械领域,受分级诊疗影响,未来市场需求庞大,重点关注采用国产技术实现进口替代的体外诊断相关企业以及可满足临床需求的病理诊断企业。在基于政策导向以及供需平衡的基础下,看好未来在肿瘤以及慢病领域有实际临床效益的药物以及器械,而其中涉及这两个领域的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尤为值得关注。

三大变量影响医药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辅酶Q10行业投资机会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辅酶Q10行业投资机会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辅酶Q10行业投资机会分析及市场前景趋势报告》共十二章,包含辅酶Q10投资建议,中国辅酶Q10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中国辅酶Q10投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