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制造业产业互联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

    在产业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除了传统的B2B电商和科技企业之外,越来越多的消费类电商启动B端赋能计划,切入上游供应链领域,利用自己积累的数据、技术提高工厂效率,反馈C端需求;与此同时,迎合消费升级趋势,通过直连工厂,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和个性化的商品。

    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一线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驱使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在消费形式上首先表现为对商品质量的追求。

2013-2018年中国全国居民及一线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去品牌化趋势出现在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的阶段。日本无印良品、优衣库以及美国的costco等均诞生并发展于本国人均GDP约2万美元的阶段。目前国内消费升级趋势下,一线、新一线甚至二线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已接近上述水平,消费行为模式方面逐步与之接近。去品牌化趋势下,大众消费需求回归本质,炫耀性消费特征逐渐退却,高性价比与简约化风格成为主流需求趋势。

    中国的中产阶级大部分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但是各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存在不同的消费现状。由于一线城市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具有同等收入水平的中产阶层,在一线城市面临“隐形贫困“的担忧。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国内商品房销售增幅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对应于现实情况,由于国内一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涨,住房还贷压力和租房成本已成为影响其消费水平与生活品质提升的现实因素,性价比经济成为刚需。

2008年9月-2018年6月中国商品房销售额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目前以80、90后为最主要的消费群体。由于经济发展、家庭结构等生活背景的不同,80、90后呈现出与60、70后明显不同的消费倾向。80后尤其是90后成长过程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且近年来晚婚率、单身率增加,更加注重个人消费,生活方式上追求的是健康、质量、个性化。

    一、电商对上游制造带来优势

    中国代工厂面临自主品牌打造、高库存、柔性供应链改造等压力,从制造商面临的三维痛点来看,C2M模式对上游供应链的变革程度最深。

制造业产业互联网C2M电商模式的运营标配

供应商
生产制造
商品管理
市场与销售
标配一:大牌制造背景及拥有生产线改造能力的上游工厂
标配二:“柔性生产线”和新产能
“消费驱动的商品管理机制”
及时响应且专业的服务
C2M要求上游的供应商具备柔性生产线改造的技术和能力,因而在招商环节应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合作厂商。
C2M由订单驱动生产,消费端订单零散不固定、规模小且多变,要求上游厂商必须改造生产组织方式,并采用先进智能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适应“小单快返且零散不固定”的需求。
C2M模式起于消费端,应由实际消费需求主导:1)选品及设计参考消费者需求或消费者参与;2)商品上架及下架由消费者实际购买情况及评价机制驱动。例如必要商城去除恶意差评之后,差评率触达红线0.75%即启动商品下架程序等。
主要包括售前售后的客户服务,包括客
户接待、业务处理、评价投诉处理等。例如:由于商品生产与销售由C端驱动,需要及时了解消费者退货及差评的原因,及时追访差评率也必须成为C2M模式的客服标准之一。其他还包括“2小时内商家响应”等承诺,以完善用户体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商平台对上游供应链升级变革最大的价值在于消费大数据的指导,将生产和终端消费直接链接,生产端按照实际消费情况规划设计、产量、产能分布,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通过消费数据建模,为小规模私人定制的实现提供基础支持。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市场的交易规模约为175.2亿元,在整体市场中的渗透率仅为4.1%,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由于主打性价比,短期内客单价不会有较大的变动,未来的增量主要来自于用户规模的增长,包括新用户的增加、老用户留存以及复购率的提升。

2018-2022年中国品质类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行业趋势

    目前消费品电商尤其是C2M电商,在个人定制方面有较多的探索,在终端电商平台开放了很多个性化选项给消费者,但是受制于高成本和消费者个人审美参次不齐的压力,目前的定制仍然是以厂商规模化定制为主,针对大众消费品的“完全由个人搭配定制”的模式仍然有相当长的时间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C2M电商及制造商需要进一步改造生产线,降低定制成本;另一方面,电商和厂商需主动引导消费者审美能力提升,为实现私人定制的大众普及做足准备。但个性化选项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是短期、中期、中长期定制化的永恒主题。

    中国消费品制造工厂数量众多,且参差不齐,随着需求端要求的提升,成本不再是客户选择合作的唯一指标,技术升级是当前制造业的重要趋势,未来中国制造厂商将迎来一轮洗牌期,具有柔性生产能力和自主品牌能力的厂商将获得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尤其是C2M电商,将成为重要助力。

中国不同类型制造厂商的需求及升级路线

对于大型制造厂商而言,提升自身研发能力打造自主品牌是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主题
1.柔性生产链打造也是大型厂商构筑竞争壁垒,吸引流失客户重新回归以及增强现有客户粘性的重要举措。
2.打造自主品牌,提升毛利率,也是大型制造厂商发展到后期的必由之路。
3.数据开放、平台模式,C2M电商将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助力。
对于中小厂商而言,短期内是订单量的需求,长期技术能力打造是其在竞争中存活的必由之路
1.对于中小厂商而言,短期内更多是订单量的需求,现阶段与电商的合作更多以订单量为主要的参考依据。
2.随着外部需求环境的变化,淘宝等电商的网红品牌订单也逐步向小规模化发展,生产线的改造升级、效率提升也是这些厂商面
临的重要问题。
3.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优势不再。中国的制造业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一波浪潮
中中小企业将面临一轮洗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虽然目前各品牌商由于东南亚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将工厂转移到东南亚市场,但中国在供应链和基础设施上的优势是东南亚工厂无法比拟的,艾瑞预计未来将会出现订单回流,原因如下:1)东南亚市场的人力和租金成本逐渐飞涨,尤其是越南胡志明市等地,劳动力和租金成本已与中国无异,成本优势在慢慢消失;2)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产业链完备且拥有完善的仓储配送体系,原材料齐全并能基于快速的供应链基础及时和随时送达,效率较高;3)C2M电商平台要求工厂进行柔性的生产线改造,以适应“小单快返”需求,这一点也是许多品牌商目前看重的重要能力,成为中国厂商与东南亚纯成本驱动市场区别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仍然在中国,而C2M电商将成为这一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2015-2022年越南制造业工人工资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制造业订单从东南亚市场回流的原因

东南亚市场的人力和租金成本逐渐飞涨,成本优
势渐弱:距胡志明市约70公里的工业园,长期
租赁工业用地价格由2018年的60-70美元/平米
上升到90美元/平米,增速高达38.5%。
中国产业链完备,供应链基础完善:各种加工生
产的原材料齐全,基于快速的物流网络可以及时
和随时送达,效率较高且物流成本较低。
C2M电商助力制造厂商进行柔性供应链改造和
智能升级,形成“小单快返”核心竞争力:平台
要求工厂进行柔性的生产线改造,以适应“小单
快返”需求,这一点也是许多品牌商目前看重的
重要能力。从实际市场表现来看,C2M与工厂
进行的柔性生产线改造切切实实在助力品牌商订
单回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在中国消费市场,去品牌化的性价比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此类电商的发展和消费者认可度的提升,电商平台将面临与传统主打性价比经济的品牌的竞争,例如优衣库、ZARA、无印良品、宜家。一方面,电商平台集中于线上,线下实体店布局相对较少,去除渠道成本,在价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线下环节的相对缺失,在用户体验和线下引流方面,电商平台略有不足。未来通过线下场景布局,或者利用AR、VR等新兴技术改善用户体验是此类电商需要重点布局的方向。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37
10000 10404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2-2028年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22-2028年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22-2028年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共十二章,包含2022-2028年制造业自动化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2022-2028年制造业自动化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制造业自动化行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